镭明激光丨匠心智造 共赢未来
作者: 镭明激光
时间:2022-03-31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中明确将增材制造列入关键核心技术,并提出中国将突破设计仿真、混合建模等基础技术,开发应用增材制造和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工艺。这一政策信号的释放,进一步加速了增材制造领域的市场竞争。
天津镭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镭明激光)秉承“以质量为根,以创新为果”这一清晰的企业发展理念,不断在大幅面成形尺寸上进行研发创新,用先进的技术、过硬的产品、快速的服务响应能力和满足用户的定制化生产模式打开了国内增材制造市场发展新局面。
瞄准“专而精” 持续创新突破
作为国内领先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镭明激光以创新性、灵活性的专业优势和不断完善的服务能力在铺粉、同轴送粉和电弧增材加工设备中实现了全系列可定制化自主研发,其技术成果已在航空航天、模具、汽车制造、医疗和教育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即使面对 2021 年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仍在持续的疫情影响,镭明激光仍然用辉煌的成绩给不平凡的一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据镭明激光总经理关凯博士介绍,2021 年我国增材制造行业发展速度较快,镭明激光的整体产值增长率超过 50% ;从数据分析来看,镭明激光的增长率比行业增长速度更快一些,主要原因是产品线较为丰富,特别是大设备产线。同时,过去的一年随着增材制造市场对大型设备的需求量持续增加,镭明激光大设备的产线能够及时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这也是镭明激光业绩增长的重要保障之一。“我们一直以来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主攻方向,追求技术相对领先的基础上保持着产品高稳定性和一致性,为更多用户群体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关总进一步补充道。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句话在镭明激光的发展历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镭明激光凭借在航空航天领域深厚的行业积淀与优异的技术实力,一路稳扎稳打,不断在大幅面成形尺寸上进行研发创新,不断拓宽金属3D打印的应用场景,先后推出自主研发的设备,包括LiM-X150A、 LiM-X260系列、LiM-X400系列、LiM-X400H、 LiM-X650系列和 LiM-X650H等激光选区熔化(SLM)设备,以及LiM-S系列同轴送粉设备、LiM-R系列激光熔覆设备和特种行业定制化设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镭明激光于 2021 年6月研制成功的 LiM-X650H 型系列设备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设备打印的零件尺寸为650mm×650mm×1500mm,特别是打印纵深,成为可商业化销售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中较高水平;此外,该设备搭载完整闭环的粉末自动输送系统,零件打印全程无需人工干预粉末上下料及筛分过程,配备零件粉末清理回收模块,更高效、更实用以及更安全。目前,LiM-X650H系列设备已经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大幅面可定制选区激光熔化设备LiM-X650H
弘扬“工匠精神” 践行智能制造
当前,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增材制造作为引领制造业发展的新兴技术,融合了传统加工和智能技术,在航空航天等高精尖应用领域得以不断创新。基于在增材制造技术和激光加工技术上有着十余年丰富的研发经验,关总对于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有着独到见解与认知。他谈及,我国从 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对3D打印典型成形设备、软件和材料等进行技术布局,产业化进程起步相对较晚,但是行业发展速度并不明显落后于国外,3D打印制造的大型设备,国内做的尺寸大小和应用程度,与国外几乎不相上下,有些技术还超过了国外。
关总还强调说 :“但是,不容忽略的是,光学激光器这种增材制造设备的基础器件国产化技术水平还需要亟待提高。接下来,我们也要抓住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研发新产品,优化设备技术,通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来避免‘卡脖子’问题。”
作为镭明激光的掌舵者,关总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带领镭明人坚守增材制造领域,以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追求设计和生产中每一个环节的精益求精,并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前不久,镭明激光成功助力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单孔—高燃速固液发动机研究项目,在铝基金属架构制备上为该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打印出高品质的铝基金属架构。同时,镭明激光自主研发的工业级3D打印机 SLM LiM-X260系列还荣获了MM《现代制造》“智能化解决方案奖”。新一代LiM-X260设备经过多次技术创新迭代,搭载了镭明激光自主开发的控制软件,该软件可根据用户需求对其操作界面、功能及核心硬件进行定制与优化,无需用户在设备端进行繁琐的参数编辑与确认操作,便可以实现打印前处理工作,使用体验极佳。
可定制选区激光熔化设备LiM-X400A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正在持续深入,必将成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对此,镭明激光早已做足准备,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首先,镭明激光对装备本身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实现全自动化运行并提高装备的稳定性;其次,在仿真模拟方面,与业内领先的软件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对一些可能产生热加工缺陷的位置进行优化,有效提高产品的良品率;第三,实现在线监控功能,具体到打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通过环节的中断或环节的反馈,在控制系统上提供更高的良品率,改善生产制造中遇到的部分问题。除此之外,关总也坦言:“增材制造领域体量并不大,在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需要借鉴其他行业,比如机床企业,未来增材制造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还需要一段路要走。”
秉承“开放包容” 实现合作共赢
MM《现代制造》记者在与关总交流中,深刻感受到这位管理者对于增材制造技术发展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对于镭明激光自身发展则有着清晰明确的目标规划。“企业若想取得稳健且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关总语重心长地说道,每家企业的发展历程都不尽相同,镭明激光走的是一条以品质为先的道路,始终深耕航空航天领域,针对该领域用户需求研发大尺寸、结构复杂的大型设备。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细分领域的增加,个性化需求更为迫切,比如汽车、模具等民用领域的定制化设备研发成为2022年镭明激光的主要发力点;如何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探索适合这些民用领域运营的生产模式,为其带来更多附加值是镭明激光的阶段性目标。同时,关总还透露说,镭明激光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原材料的上料、下料系统将于2023年实现商业化。
另外,快速的服务响应能力也是镭明激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镭明激光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拥有一支高效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无论是售前还是售后服务,镭明激光都做到了标准化服务,结合用户的具体需求提供 24h服务热线。售前服务方面,镭明激光给予不同客户相应的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售后服务方面,镭明激光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设备维护与保养手册,遇到特殊情况时,镭明激光的技术服务团队会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第一时间与用户进行线上沟通,甚至会到用户的设备运行现场作进一步技术指导。接下来,镭明激光也会在西安、成都以及沈阳等区域设置技术服务团队,立足天津,将全方位创新服务模式逐步辐射至全国范围。
技术人员现场培训
镭明激光这家拥有“创新基因”的企业,也非常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储备。据关总介绍,现阶段我国增材制造行业技术人员匮乏,近几年镭明激光通过内部培养、建立实训基地等院校合作等方式不断吸引优秀人才,今后也会继续构建人才梯队,挖掘员工的更多潜在优势,激发员工积极性,让工作更高效。
对于未来,关总充满信心:“我们希望保持在航空航天领域技术领先的基础上打造增材制造民族品牌,在汽车、模具等民用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赋能用户高效生产,同时秉承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高等院校等行业同仁共同发力,尽其所能推进我国增材制造技术水平的提升,塑造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新未来。”
文章转自MM现代金属加工
相关文章
全国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镭明激光当选副理事长单位
10月25日,全国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深圳举行,镭明激光作为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受邀参加,与北京科技大学、山东职业学院等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领导和教师、企业代表、嘉宾相聚一堂,见证共同体成立。
2023-11-24
河北工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始终秉持“兴工报国”办学传统和“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2019年,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首批招生,旨在培养能够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智能制造工程领域复杂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人才。
2023-11-23
近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四部门公布了新一批天津市企业技术中心名单,镭明激光企业技术中心获批天津市认定,是天津市增材制造装备领域唯一获该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2023-10-20
市场活动